|
读音: 繁体字:諛舌 意思:(谀舌,谀舌) 解释:1.指巧言谄谀之人。 造句:唐孙樵《大明宫赋》:“吾见若奸声在堂,谀舌在旁;窒聪怫讽,正斥邪宠。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二》:“奸声在堂,谀舌在旁,曼靡在?,?醴在觞,娱兽在场,所以蛊我心者,四面伺之,虽有忧勤聪智之君,不能无一罅之闲也。 首字母缩写:ys 【包含谀舌的诗词】
《有感》
后人百事不如古,创立造为难悉数。 一百苟且万千年,一夫阿狥弥九土。 神仙不死岂有之。 起自秦皇并汉武。 蜀陵冀角民鼓乱,楼殿至今连海宇。 从明未载心神飞,无根金人忽如睹。 膏肓遂成不可治,五教壅寒生民苦。 帝城元夜移三山,天河七夕桥织女。 倡优侏儒为戏乐,淫词浮文作贡举。 卖盐沽酒充科赋,吹箫执籥送丧死。 一般更有乱生我,背弃劬劳事歌舞。 造端良是魏隋间,以至开元遂为瘉。 四海之人皆若狂,谀舌纷纷蔽明主。 五凤楼前舞千秋,渔阳动地来鼙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