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zá lù
繁体字:雜錄 意思:(杂录,杂录)
1.古代史学体裁之一种。 ▶唐·高彦休《<唐阙史>序》:“故自武德、贞观而后,吮笔为小说、小录、稗史、野史、杂录、杂记者多矣。” 2.古人多以此为书名。如:《新唐书•艺文志二》有郑处诲《明皇杂录》二卷,房千里《投荒杂录》一卷。
造句:有《云泾杂录》并杂志诗文等。《陶庐杂录》等,皆足资典故。是年,辑成《顾黄书寮杂录》。著《东原集》、《耕馀杂录》。
首字母缩写:zl
【拼音】zálù
【包含杂录的诗词】
《句》
道既学不得,仙从何处来。 卧久似慵伸雪项,立迟犹未整霜衣。 (《病鹤》,见《吟窗杂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