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杂脍

读音:zá kuài

繁体字:雜膾

英语:chowder

意思:(杂脍,杂脍)
即杂烩。
  ▶《儒林外史》第十五回:“捧上饭来,一大盘稀烂的羊肉,一盘糟鸭,一大碗火腿虾圆杂脍,又是一碗清汤。”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景兰江叫了一卖一钱二分银子的杂脍,两碟小吃。”参见“杂烩”。

解释:1.即杂烩。

详细释义:以各种肉类食品烩制的菜。儒林外史?第十五回:『捧上饭来,一大盘稀烂的羊肉,一盘糟鸭,一大碗火腿虾圆杂脍,又是一碗清汤。』

造句:杂脍汤中也少不了用蚝调味。《儒林外史》第一九回:“海参杂脍,加味用作料。》第十七回:“景兰江叫了一卖一钱二分银子的杂脍,两碟小吃。”《儒林外史》第十七回:“景兰江叫了一卖一钱二分

首字母缩写:zk

【拼音】kuài

【用杂脍造句】

1、这个构想在全国传开了,在纽约有交换手制蘑菇杂脍的,在得克萨斯则有融化奶酪汤羹展出。

上一篇
杂居
下一篇
杂录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