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zá lùn
繁体字:雜論
意思:(杂论,杂论) 1.共同议论。 ▶《汉书•韦贤传》:“是时王未就国,玄成受诏,与太子太傅萧望之及五经诸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条奏其对。” 2.漫无中心,涉及面广的议论。 ▶清·吴骞《扶风传信录》:“可觐复与杂论延年及夫妇寿算等语,展转不寐。”
解释:1.共同议论。 2.漫无中心﹐涉及面广的议论。
造句:附录为有关诊病、读书等杂论。是书杂论史事,多为明季而发。善辞令,擅诗赋杂论,凡数万言。最后一篇杂论则是桓宽自序。
首字母缩写:zl
【拼音】zálùn
1、《本草大纲》,《伤寒病杂论》,《神农异草录》,《炎帝内经》,《万金方》,《针灸大集》,《临症要例》……好多医书,倒都是些传世名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