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杂体

读音:zá tǐ

繁体字:雜體

意思:(杂体,杂体)
指诗、文字、书法等的各种变体。
  ▶《法书要录》卷三引唐·李嗣真《书品后》:“右军(王羲之)若草行杂体,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
  ▶黄侃《论文字制造之先后》:“此二文,或象形,或指事,又非前之半字比;今为定其名,曰杂

解释:1.指诗﹑文字﹑书法等的各种变体。

造句:,令问以杂体篆之,刻之崖上。辘轳体,诗体的一种,杂体诗名。然乐府之坏,始于玉台杂体。此或即上录“杂体诗十卷”。

首字母缩写:zt

【拼音】

【包含杂体的诗词】
《江南杂体二首》
江上风翛翛,竹间湘水流。
日夜桂花落,行人去悠悠。
复见离别处,虫声阴雨秋。
处处江草绿,行人发潇湘。
潇湘回雁多,日夜思故乡。
春梦不知数,空山兰蕙芳。
上一篇
杂论
下一篇
杂吹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