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zǎi sī
繁体字:宰司 意思: 1.谓百官之长,处宰辅之位者。 ▶汉·王符《潜夫论•贤难》:“今观宰司之取士也,有似于司原之佃也。” ▶《三国志•魏志•蒋济传》:“臣备宰司,民所具瞻。” ▶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一:“右臣叨列宰司,素无奇略,既承清问,合罄鄙诚。” 2.主管掌理。 ▶《梁书•武帝纪中》:“建立人主,克翦昏乱。遂因时来,宰司邦国。” 解释:1.谓百官之长,处宰辅之位者。
2.主管掌理。
造句:上初即位,庶务皆委宰司。”迁内宰司丞,兼前职。二年再废,又改内宰司。遂因时来,宰司邦国。
首字母缩写:zs
【拼音】zǎis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