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zhàng yuè
繁体字:仗鉞 意思:(仗钺,仗钺) 手持黄钺,表示将帅的权威。引申指统帅军队。 ▶《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古之名将,仗钺临众,未有不断斩以示威者也。” ▶唐·杜甫《北征》诗:“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 ▶明·沈德符《野获编•兵部文臣改武》:“专征仗钺,恩遇始终。” 解释:1.手持黄钺,表示将帅的权威。引申指统帅军队。
造句:二十六载始出,仗钺治登莱军。仗钺??之窟穴,请缨椎髻之殿庭。》诗:“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桓桓陈将军(79),仗钺
首字母缩写:zy
【拼音】zhàngyuè
【仗钺开头的诗词】
《闻李景隆败绩纪事》
仗钺曾登大将坛,貂裘远赐朔方寒。 出师无律真儿戏,负国全身独汝安。 论将每时悲赵括,攘夷何日见齐桓。 尚方有剑凭谁借,哭向苍天几堕冠。
【包含仗钺的诗词】
《赐丁谓》
懿辞硕画播朝中,造膝询谋礼遇丰。 文石延登彰顺美,高牙前导表畴庸。 书生仗钺今尤贵,旧里分符古罕逢。 昼锦买臣安敢比,黄枢早日接从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