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zhēng zhù
繁体字:箏柱 意思:(筝柱,筝柱) 筝上的弦柱。每弦一柱,可移动以调定声音。 ▶唐·钱起《送崔十三东游》诗:“千里有同心,十年一会面。当杯缓筝柱,倏忽催离宴。” ▶唐·李商隐《独居有怀》诗:“浦冷鸳鸯去,园空蛱蝶寻。蜡花长递泪,筝柱镇移心。” 解释:1.筝上的弦柱。每弦一柱﹐可移动以调定声音。 详细释义:筝上系住琴弦的小柱。可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清?朱彝尊?长亭怨慢?结多少悲秋俦侣词:『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
造句:“金粟”形容筝柱的装饰华贵。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筝马,亦称筝柱、马子、雁足等。调移筝柱促,欢会酒杯频。
首字母缩写:zz
【拼音】zhēngzhù
【包含筝柱的诗词】
《送崔十三东游》
千里有同心,十年一会面。 当杯缓筝柱,倏忽催离宴。 丹凤城头噪晚鸦,行人马首夕阳斜。 灞上春风留别袂,关东新月宿谁家。 官柳依依两乡色,谁能此别不相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