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zhōng zhì
繁体字:終製 意思:(终制,终制)
1.父母去世服满三年之丧。 ▶《北齐书•高干传》:“先是信都草创,军国权舆,干遭丧不得终制。” ▶唐·元稹《南阳郡王赠某官碑文铭》:“遭太夫人丧,号叫请罢,遂克终制。”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先生赴约,可以献物为定,比及莺莺终制以来,庶无反覆以断前约。” 2.死者生前对丧葬礼制的嘱咐。 解释:1.父母去世服满三年之丧。
2.死者生前对丧葬礼制的嘱咐。 详细释义:1.遭父母之丧,守丧三年。新唐书?卷一六四?崔玄亮传:『父丧,客高邮,卧苫终制。』唐?白行简?李娃传:『终制,累迁清显之任。』 2.一种埋葬的方式。引申为葬具。晋书?卷一?宣帝纪:『先是预作终制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
造句:曾筠奏恳回籍终制,温诏许之。元年,以兵事稍息,得请终制。以母丧去,终制,为吏部尚书。提倡节俭、薄葬,预作《终制》。
首字母缩写:zz
【拼音】zhōngzhì
【包含终制的诗词】
《溪庵十首》
豫为终制付诸儿,莫待飞腾变化时。 涑水书仪非含玉,魏公治命欲披缁。 外加麟楦中先悴,生著蝉冠死岂知。 除卸布衾堪覆首,更无一物可相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