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zhú dí
繁体字:躅蹢
意思:徘徊不前。引申为觊觎、窥伺。 ▶明·唐顺之《读<春秋>》:“《春秋》始书荆入蔡以献舞归,则其躅蹢之势已见。 ▶桓·文奋而扼之,其锋稍阻。”
解释:1.徘徊不前。引申为觊觎﹑窥伺。
造句:妇女躅踯於郊原,老稚僵仆於沟壑。”清陈梦雷《华严岭》诗:“仆马俱已疲,停鞍聊躅踯。”清邹容《革命军》第二章:“拖辫发,著胡服,躅踯而行於伦敦之市。宋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一:“其人并留绦系羊,语王曰:‘羊稍躅踯,谨固勿失。
首字母缩写:zd
【拼音】zhúd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