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 繁体字:製策 英语:questions about policy 意思:皇帝有事书之于策(竹简)以问臣下,称为“制策”。 解释:1.皇帝有事书之于策(竹简)以问臣下,称为"制策"『武帝元光元年诏贤良,各"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董仲舒﹑公孙弘等都先后对策。见《汉书.武帝纪》◇为科举考试所采用,成为国家取士的科目之一。 详细释义:一种古代选咆才的方法。汉代试士,由主考官发策以问,应试者因其所问而陈己之所见,称为『对策』。而由天子亲自出题的称为『制策』。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造句:船舶维修作业速度控制策略研究小心最后一分钟的强制策略。模糊模型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策略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及其遏制策略 首字母缩写:zc 【制策开头的诗词】
【包含制策的诗词】
《去年冬辙以起居郎入侍迩英讲不逾时迁中书舍》
迩英肃肃晓霜清,玉宇时闻槁叶零。 风过都城吹广内,万人笑语落中庭。 铜鉼洒遍不胜寒,雨点匀圆冻未干。 回首曈昽朝日上,槐龙对舞覆衣冠。 〈迩英前有双槐甚高,而柯叶拂地,状若龙蛇,讲官进对其下。 〉早岁西厢跪直言,起迎天步晚临轩。 何知老侍曾孙圣,欲泣龙髯吐复吞。 〈辙昔举制策,坐于崇政西廊,盖迩英之北也。 是日晚,仁皇自延和步入崇政,过所试幄前。 瞻望天表,最为亲近。 〉讲罢渊然似不胜,诗书默已契天心。 高宗问答终垂世,未信诸儒测浅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