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zhì jǔ
繁体字:製舉 英语:choosing by system 意思:(制举,制举)
1.制订选拔贤才的方法。 ▶《管子•宙合》:“钩入枉而出直,此言圣君贤佐之制举也。” ▶尹知章注:“言制以举贤之法用钩也。” 2.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除地方贡举外,由皇帝亲自诏试于殿廷称为“制举科”。简称“制举”或“制科”。 ▶宋代因之,如南宋·绍兴年间开博学鸿词科。 ▶清代如康熙十七年、干 解释:1.制订盐贤才的方法。
2.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除地方贡举外,由皇帝亲自诏试于殿廷称为"制举科"。简称"制举"或"制科"。宋代因之,如南宋绍兴年间开博学鸿词科。清代如康熙十七年﹑乾隆元年的两次博学鸿词科及清末的经济特科等,亦皆属制举性质。
3.后皇帝殿试进士亦称"制举"。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制科》。 详细释义:1.槌?宙合:『钩入枉而出直,此言圣君贤佐之制举也。』 2.唐朝科举的一种,由天子亲试。宋史?卷一五六?选举志二:『制举无常科,所以待天下之才杰,天子每亲策之。』
造句:不好制举文,嗜六书形声之学。上元三年始以应制举补校书郎。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嘉六年,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
首字母缩写:zj
【拼音】zhìjǔ
【制举开头的诗词】
《鹿鸣宴坐上次钱守韵》
制举巍科世有贤,闻孙传业中兴年。 贡才合益诸侯地,宠饯真开刺史天。 有弟已容诗布鼓,无能仍许鬻栀鞭。 太平故事西崑体,指日皇都万口传。
【包含制举的诗词】
《晚秋赠张折冲此公事制举》
都尉今无事,时清但闭关。 夜霜戎马瘦,秋草射堂闲。 位以穿杨得,名因折桂还。 冯唐真不遇,叹息鬓毛斑。 第一百一十八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