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zhì má
繁体字:製麻
意思:皇帝的命令。原用白纸书写,唐高宗·上元间,因白纸多蠹,改用黄麻纸书写诏书,故称“制麻”。也称“诏黄”。 ▶《新唐书•李栖筠传》:“始,栖筠见帝,敷奏明辩,不阿附,帝心善之,故制麻自中以授,朝廷莫知也。”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昆命于元龟》:“宁皇·嘉定初,拜右相制麻。”
解释:1.皇帝的命令。原用白纸书写,唐高宗上元间,因白纸多蠹,改用黄麻纸书写诏书,故称"制麻"。也称"诏黄"。
造句:人们制麻和丝、用来做成布帛。逐步完善管制麻黄素的法规。可制麻辣鱼丁、麻婆豆腐等。藤皮纤维可编制麻绳、麻袋。
首字母缩写:zm
【拼音】zhìm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