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见“ 赤脚婢 ”。 唐 韩愈 《寄卢仝》诗:“一奴长鬚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后因称婢女为“赤脚婢”。 宋 梅尧臣 《次韵答长文内翰遗石器八十八件》:“唯应赤脚婢,收拾怨常酷。”亦作“ 赤脚婢 ”。 清 陈寅 《驭仆篇》:“半饱当门黄脸童,敝衣行市赤脚婢。”亦省称“ 赤脚 ”。 宋 陆游 《农家》诗:“苍头供井臼,赤脚解缝纫。”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 杨诚斋 自秘书监将漕 江 东,年未七十,退休 南溪 之上,老屋一区,仅庇风雨,长鬚、赤脚纔三四人。” 读音:chì jiǎo bì 首字母缩写:cjb 【包含赤脚婢的诗词】
《到颍未几公帑已竭斋厨索然戏作数句》
我昔在东武,吏方谨新书。 斋空不知春,客至先愁予。 采杞聊自诳,食菊不敢余。 岁月今几何,齿发日向疏。 幸此一郡老,依然十年初。 梦饮本来空,真饱竟亦虚。 尚有赤脚婢,能烹赪尾鱼。 心知皆梦耳,慎勿歌归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