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孔 传:“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 三国 魏 曹操 《度关山》诗:“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唐 陈子昂 《上军国利害事·出使》:“昔 尧 舜 氏不下席而天下理者,盖黜陟幽明能折中尔。”亦作“ 黜幽陟明 ”。《宋书·邓琬传》:“孤以不才,任居藩长,大惧宗稷,歼覆待日。故招徒 楚郢 ,飞檄京甸,志遵前典,黜幽陟明,庶七庙復安,海昏有绍。” 明 归有光 《送昆山县令朱侯序》:“ 有光 等与于南宫之试,亲见天子黜幽陟明之典。” 读音:chù zhì yōu míng 首字母缩写:czym 【用黜陟幽明造句】
1、 “黜陟幽明承宣庶绩念念存戴高履厚,权衡淮海镇守名邦时时思利国泽民。 【包含黜陟幽明的诗词】
《度关山》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