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1.重新设立。《韩非子·亡征》:“出君在外而国更置,质太子未反而君易子,如是则国携,国携者,可亡也。” 2.变动;变换。 明 张居正 《答蓟辽总督》:“本兵新任,颇惑於昔年南兵坐食之言,传闻汹汹,遂谓将有所更置,僕知而譬晓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读卷官取状元》:“若状元卷,则必出揆地所读,方得居首,间有出上意更置前后者,十不一二也。” 读音:gēng zhì 首字母缩写:gz 【包含更置的诗词】
《待旦轩为指挥作》
东方将军文且武,一片丹心思报主。 主恩未报不遑宁,起坐辕门待天曙。 城头落月照西营,明星烂然河汉横。 披衣耿耿不成寐,南埭鸡鸣朝已盈。 丈夫立功垂不朽,著鞭岂在他人后。 骅骝骤去疾于风,金印悬来大如斗。 击剑高歌夜气浮,剑光凛凛横清秋。 长缨系取单于颈,巨杯擎出月支头。 将军才华灿云锦,军中更置婆留枕。 太平天子尚宵衣,我独胡为自安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