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1.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至。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北史·斛斯椿传》:“黄门侍郎 杨宽 説帝曰:‘ 高欢 以臣伐君,何所不至?今假兵於人,恐生他变。’” 2.指什么坏事都干。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则不得者,必皆以沉沦为恨,使天下常调,举生妄心,耻不若人,何所不至。” 读音:hé suǒ bù zhì 首字母缩写:hsbz 【包含何所不至的诗词】
《要君》
圣人戒要君,春秋罪同弑。 推此无上心,将何所不至。 近者凶相归,决烈谁能比。 群愚惑其迹,咸谓给夺志。 老夫非圣人,固知决无是。 或问何以知,答云非奥祠。 岂有患失夫,能为勇退事。 未闻介推归,留母以为质。 府中俱荡析,般移到花卉。 殿前卒二百,辇载填城市。 都人尨其愚,家家失欢喜。 讙言真不返,剥剥竞弹指。 朝士独可怜,一朝失怙恃。 联章乞还相,留莽无少异。 天王虽圣明,勉徇非得已。 御前金字牌,一日数十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