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上古专为进善言的人发表意见而设置的一种标志旗帜。《史记·孝文本纪》:“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諫者。” 裴駰 集解:“ 应劭 曰:‘旌,幡也。 尧 设之五达之道,令民进善也。’ 如淳 曰:‘欲有进善者,立於旌下言之。’” 唐 柳道伦 《进善旌赋》:“ 帝尧 有君人之大德,恢理国之令图,将启纳善之怀於四方之士,乃立进善之旌於五达之衢。” 唐 司空图 《丁巳元日》诗:“累降搜贤詔,兼持进善旌。” 读音:jìn shàn jīng 首字母缩写:jsj 【包含进善旌的诗词】
《丁巳元日》
禀朔华夷会,开春气象生。 日随行阙近,岳为寿觞晴。 作睿由稽古,昭仁事措刑。 上玄劳眷佑,高庙保忠贞。 星变当移幸,人心喜奉迎。 传呼清御道,雪涕识臣诚。 鼎饪和方济,台阶润欲平。 扶天咨协力,并日召延英。 金跃洪炉动,云驱众蛰惊。 关中留王气,席上纵奇兵。 累降搜贤诏,兼持进善旌。 短辕收骥步,直路发鹏程。 自乏匡时略,非沽矫俗名。 鹤笼何足献,蜗舍别无营。 羸带漳滨病,吟哀越客声。 移居荒药圃,耗志在棋枰。 醉忘身空老,书怜眼尚明。 偶能甘蹇分,岂是薄浮荣。 虑戒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