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本谓没任何一个人能逃脱旱灾的侵害。《诗·大雅·云汉》:“旱既太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周 餘黎民,靡有孑遗。” 郑玄 笺:“ 周 之众民多有死亡者矣。今其餘无有孑遗者,言又饿病也。” 王先谦 集疏引 赵岐 《孟子章句》:“ 周 餘黎民,靡有孑遗。志在忧旱灾民,无孑然遗脱、不遭旱灾者,非无民也。”后则指荡然无存,毫无遗留。《后汉书·应劭传》:“逆臣 董卓 ,荡覆王室,典宪焚燎,靡有孑遗。”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 中国 之一线生机,芟夷斩伐而靡有孑遗者,皆在此三十年也。” 读音:mǐ yǒu jié yí 首字母缩写:myjy 【用靡有孑遗造句】
1、“一旦而败于蕞尔,且靡有孑遗,浸至赔饷巨万万,割全台以求成,言之真可谓为痛哭流涕者矣”。 【包含靡有孑遗的诗词】
《云汉》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王曰:於乎! 何辜今之人? 天降丧乱,饥馑荐臻。 靡神不举,靡爱斯牲。 圭璧既卒,宁莫我听? 旱既大甚,蕴隆虫虫。 不殄禋祀,自郊徂宫。 上下奠瘗,靡神不宗。 后稷不克,上帝不临。 耗斁下土,宁丁我梗。 旱既大甚,则不可推。 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昊天上帝,则不我遗。 胡不相畏? 先祖于摧。 旱既大甚,则不可沮。 赫赫炎炎,云我无所。 大命近止,靡瞻靡顾。 群公先正,则不我助。 父母先祖,胡宁忍予? 旱既大甚,涤涤山川。 旱魃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