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1.鉦之美称。鉦,古代军中乐器,其状如鼓。《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八·晋江左宗庙歌》:“神鉦一震,九域来同。” 晋 左思 《魏都赋》:“神鉦迢递於高峦,灵响时惊於四表。” 明 沉鲸 《双珠记·避兵失侣》:“铁骑铜駞万里威,神鉦羯鼓势如催,捻指 东京 累卵危。” 2.指石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 洞庭 南口有 罗浮山 ,高三千六百丈, 浮山 东石楼下,有两石鼓,叩之清越,所谓神鉦者也。” 读音:shén zhēng 首字母缩写:sz 【包含神钲的诗词】
《姑苏杂咏 洞庭山》
朝登西岩望太湖,青天在水飞云孤。 洞庭缥缈两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壶。 尝闻此山古灵壤,蛇虎绝迹欢樵夫。 涛声半夜恐魂梦,石气五月寒肌肤。 居人仿佛武陵客,户种橘柚收为租。 高风欲起沙鸟避,明月未出霜猿呼。 中有林屋仙所都,银房石室开金铺。 罗浮峨眉互通达,别有路往非人途。 天后每降龙垂胡,神钲忽响惊栖鼯。 自悬日月照洞内,古木阴蔽空朝晡。 风吹白芝晚易老,云带紫泉秋不枯。 灵威丈人亦仙徒,深入探得函中符。 玄衣使者不暇惜,欲使出拯苍生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