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bái jiá
繁体字:白袷 意思:I
1.白色夹衣。 ▶《世说新语•雅量》“顾和始为扬州从事”刘孝标注引晋·裴启《语林》:“周侯饮酒已醉,箸白袷,凭两人来诣丞相。” ▶唐·李商隐《楚泽》诗:“白袷经年卷,西来及早寒。” 2.旧时平民的服装。亦借指无功名的士人。 ▶清·金农《寄赠于三郎中山居》诗之一:“身离束缚卸犀围,白袷披时少是非。” 详细释义:白色的夹衣。唐?李贺?染丝上春机诗:『彩线结茸背复迭,白袷玉郎寄桃叶。』清?厉鹗?疏影?轻阴冉冉词:『寒添白袷清明后,扫不尽随风微敛。』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bj
【拼音】báijiá
【白袷开头的诗词】
《题画四首》
白袷檀冠碧玉环,倒骑驴子看庐山。 腰间小榼藏何物,几转芙蓉一颗丹。
【包含白袷的诗词】
《春雨》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