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1.官署或营寨的外门。《墨子·号令》:“请择吏之忠信者,无害可任事者令将卫,自筑十尺之垣,周还墙,门闺者,非令卫司马门。” 孙诒让 间诂:“此司马门则似是守令官府之门,又非公门。” 2.皇宫的外门。《史记·项羽本纪》:“ 章邯 恐,使长史 欣 请事。至 咸阳 ,留司马门三日, 赵高 不见,有不信之心。” 裴駰 集解:“凡言司马门者,宫垣之内,兵卫所在,四面皆有司马,主武事。总言之,外门为司马门也。”《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植 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 太祖 大怒,公车令坐死。” 3.帝王陵寝的外门。 4.指 金陵 建业宫 的 大司马门 。 唐 温庭筠 《台城晓朝曲》:“ 司马门 前火千炬,阑干星斗天将曙。” 顾嗣立 校注:“《金陵志》 建业宫 有五门:正南曰 大司马门 。” 读音:sī mǎ mén 首字母缩写:smm 【司马门开头的诗词】
【包含司马门的诗词】
《以久字韵赋翁仲》
武皇骑龙朝帝后,露湿铜仙古苔绣。 景初命名翁与仲,无复衣冠仍汉旧。 桓圭大剑高嵯峨,不动如山严镇守。 岂知屹立司马门,九鼎暗移司马手。 变迁陵谷亦何易,洛阳尘埃一回首,因嗟宠辱非可常,世间何者为长久。 君不见后来荆棘埋铜驼,坐想失身横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