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低昂;凹凸。《文选·马融<长笛赋>》:“波澜鳞沦,窊隆诡戾。” 李善 注:“窊隆,高下貌。” 张铣 注:“窊隆诡戾,谓水流下上奇势、迴戾不常之貌。” 晋 陶潜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迁化或夷险,肆志无窊隆。”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故窊隆异等,修短殊姿,皆稟之自然,得诸造化,非由倣效,俾有迁革。” 宋 苏舜钦 《送王纬赴选序》:“地形窊隆,以机激水,上下环回无不通。” 读音:wā lóng 首字母缩写:wl 【包含窊隆的诗词】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虚舟纵逸棹,回复遂无穷。 发岁始俯仰,星纪奄将中。 南窗罕悴物,北林荣且丰。 神萍写时雨,晨色奏景风。 既来孰不去? 人理固有终。 居常待其尽,曲肱岂伤冲。 迁化或夷险,肆志无窊隆。 即事如已高,何必升华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