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古代用来装饰旌旗、旄节等的繐状羽毛。后亦泛指旗帜。《周礼·春官·司常》:“全羽为旞,析羽为旌。” 郑玄 注:“全羽、析羽,皆五采,繫之於旞旌之上。”《后汉书·舆服志上》:“大行载车……垂五采,析羽流苏前后。” 唐 王勃 《春思赋》:“復闻天子幸 关 东,驰道烟尘万里红,析羽摇初日,繁笳思晓风。”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九:“ 顾愷之 画 苏武 所执之旌,上圆如幢,下復数层红羽驂驂然如夜合花,此析羽也。” 明 何景明 《送王有邻之赵州》诗:“双幡朱析羽,五马玉鸣珂。” 读音:xī yǔ 首字母缩写:xy 【包含析羽的诗词】
《长别离》
生离不可闻,况复长相思。 如何与君别,当我少年时。 蕙华海摇荡,妾心长自持。 荣乏草木欢,悴极霜露悲。 富贵貌难变,贫贱颜易衰。 持此断君肠,君亦宜自疑。 淮阴有逸将,析羽不曾飞。 楚有扛鼎士,出门不得归。 正为隆准公,仗剑入紫微。 君才定何如,白日下争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