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形而上

引用解释

亦省作“ 形上 ”。 1.无形;抽象。《易·繫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宋 朱熹 《答黄道夫》:“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卷中:“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 郑观应 《盛世危言·道器》:“成人成物,生天生地,岂后天形器之学所可等量而观,然《易》独以形上、形下发明之者,非举小不足以见大,非践跡不足以穷神。”

2.指精神方面,心理上。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倘其不安物质之生活,则必有形上之需求。” 张天翼 《皮带》一:“总而言之想争气,想对他们来一种形而上的报复,他非爬上去做个‘高’点的人不可。”

读音:xíng ér shàng

首字母缩写:xes

【拼音】xíngérshàng

【用形而上造句】

1、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包含形而上的诗词】
《孟子·生之谓性》
理气虽然不可无,形而上下有精粗。
概将动作名为性,天地同为牛马区。
上一篇
形而上学
下一篇
兴化部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