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同“ 异口同声 ”。 《宋书·庾炳之传》:“今之事跡,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法苑珠林》卷十三:“展转相教乃至三千人,异口同音,一心敬礼,即得超越无数亿劫生死之罪。” 鲁迅 《彷徨·长明灯》:“‘那自然!’三个人异口同音地说。” 读音:yì kǒu tóng yīn 首字母缩写:ykty 【用异口同音造句】
1、站在一旁的天香等人,看着那枚银针,一脸惊奇,异口同音的言语道。 【包含异口同音的诗词】
《偈颂十四首》
女流中有大丈夫,示现其身化其类。 以戒定慧解脱法,摄彼贪欲瞋恚痴。 虽处於中作佛事,如风行空无所衣。 过去未来及现在,尘沙诸佛及菩萨。 异口同音发是言,善哉奇特世然有。 心源清净无忧喜,不作无喜无忧想。 逢场作戏随世缘,而於世缘无所著。 六月火云烧碧空,雷声忽震三千界。 销降热恼获清凉,是彼丈夫诞时节。 我说此偈助光明,普施法界诸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