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元杂剧

解释

元杂剧 yuánzǎjù

[Yuan-Dynasty zaju plays] 13世纪初叶在中国北方大都(今北京市)、平阳(山西省临汾县)等地兴起的戏曲艺术,在金院本与诸宫调基础上综合其他伎艺而成,盛行于元代,故称。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等,优秀作品《窦娥冤》、《西厢记》等与唐诗、宋词相媲美

引用解释

又称元曲。 元 代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 金 末 元 初产生于 中国 北方。是在 金 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多种词曲和技艺发展而成。剧本一般每本分为四折,每折用若干曲牌组成套曲,亦有另加“楔子”者。

读音:yuán zá jù

首字母缩写:yzj

【拼音】yuán

上一篇
元真子
下一篇
元元皇帝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