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1.砍伐。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兵燹后,寿藤古木斩刈无存。” 2.斩杀。《孔子家语·六本》:“斩刈黎民,如草芥焉。”《金史·移剌成传》:“以所部护粮赴 扬州 ,敌兵乘夜来攻, 成 整兵奋击,斩刈甚众。” 清 黄宗羲 《通议大夫兵部职方司郎中太垣靳公传》:“国家新造,攻城略地,俘累即为军赏,斩刈首馘之餘,汩没於奴隶。” 3.断绝;灭绝。《左传·昭公二十年》:“高臺深池,撞鐘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 汉 焦赣 《易林·坤之蛊》:“斩刈宗社,失其邦国。” 读音:zhǎn yì 首字母缩写:zy 【包含斩刈的诗词】
《次韵子瞻人日猎城西》
将贤士气振,令肃军声悄。 晨登戏马台,一试胡褭。 城空巷无人,里社转相晓。 吾公庶无疾,但恐园囿小。 荆榛一焚荡,雉兔皆惊矫。 翩翩白马将,手把青丝挑。 少小事边徼,斩刈轻荼蓼。 殿前赐鞍勒,珂月明皎皎。 自言得所事,强暴无不了。 庙算本诗书,下策禁焚燎。 当令百链刚,甘就一指绕。 低回未尝试,坐被世人少。 秋霜一朝下,凌励见鸷鸟。 为君整骄惰,重立穰苴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