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亦作“ 织絍 ”。 1.指织作布帛之事。《墨子·非攻下》:“农夫不暇稼穡,妇人不暇纺绩织紝。”《礼记·内则》:“执麻枲,治丝茧,织紝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 孔颖达 疏:“紝为繒帛。” 唐 元稹 《桐花》诗:“剑士还农野,丝人归织紝。” 清 王韬 《兴利》:“织絍必以机器为先,事半而功倍,功捷异常,而其利无穷。” 2.指织布帛的工人。《左传·成公二年》:“ 孟孙 请往赂之,以执斲、执鍼、织紝,皆百人, 公衡 为质,以请盟。” 杜预 注:“织紝,织繒布者。” 读音:zhī rèn 首字母缩写:zr 【包含织纴的诗词】
《有鸟一首赠袁尚志》
有鸟有鸟,薄言缴之。 君子至止,何以乐之。 有酒湑湑,亦盈于觞。 明月照帷,清风满堂。 我酒既旨,我仪有秩。 言念君子,温如其日。 有鸟有鸟,载好其音。 君子之洽,如瑟如琴。 有棐有翼,有劝有饬。 古训是式,大猷是力。 有栗者璧,瑕则磨之。 有紑者丝,色以讹之。 如彼织纴,君子维经。 如彼锋刃,君子为硎。 无为夸毗,无为戚施。 伊我之偾,亦子之痍。 此令朋友,交相为助。 匪中式孚,俾好作恶。 有酒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