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释 ◎ 纸币 zhǐbì [paper money;paper currency;bank-bill;bank-note] 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纸制货币 引用解释 1.纸制的货币。一般由国家银行或由政府授权的银行发行。我国纸币源于 宋 之交子,演变沿袭至今。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文》:“按 范淳父 为《郭子皋誌》,言交子云:纸币之设,本与钱相权。 元祐 间已有此语矣。”《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看官,你道住持偌大家私,况且金银体重,岂是一车载得尽的?不知 宋 时尽行官钞,又叫得纸币,又叫得官会子,一贯止是一张纸,就有十万贯,止是十万张纸,甚是轻便。” 郁达夫 《纸币的跳跃》:“ 文朴 轻轻地把她的手捏了捏紧往外推了一推,她也顺势把手松了松,两张簇新的纸币就扑答的掉落在他的被面之上。” 2.即纸钱。 宋 梅尧臣 《庙子湾辞》:“竟持纸币挂庙陬,微风飘扬如喜收。”参见“ 纸钱 ”。 读音:zhǐ bì 首字母缩写:zb 【用纸币造句】
1、而且,尽管在人们头脑中纸币与黄金挂钩,但实际上两者已经开始分道扬镳了。 【包含纸币的诗词】
《庙子湾辞》
我之东来兮过彼雍丘,舟师奏功兮浊水湍流。 历长湾兮势曲钩,倾高斗折兮若奔虬。 潜伏怪物兮深幽幽,发作暴涨兮为潮头。 土人立祠兮在彼沙洲,老木苍苍兮蝉噪啾啾。 输卒引繂兮蓬首裸体剧缧囚,赤日上煎兮胶津蹙气塞咽喉。 胸洫肩挨同轭牛,足进复退不得休。 竟持纸币挂庙陬,微风飘扬如喜收。 我今语神神听不,何不归海事阳侯。 穹鱼大龟非尔俦,奚必区区此汴沟。 惊愚骇俗得肴羞,去就当决何迟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