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1.品质正直。《楚辞·九章·怀沙》:“内厚质正兮,大人所盛。” 王逸 注:“言人质性敦厚,心志正直。”亦指质朴正直。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古人质正,贵行贱言。故为政者,不尚文辨;修道者,不崇辞説。” 2.质询,就正。 汉 刘向 《九叹·远逝》:“情慨慨而长怀兮,信上皇而质正。” 明 李贽 《四勿说》:“聊且博为註解,以质正诸君何如?” 胡适 《寄陈独秀》:“重读足下所论文学变迁之说,颇有鄙见,欲就大雅质正之。” 3.辨明。《旧唐书·吕才传》:“ 才 多以典故质正其理,虽为术者所短,然颇合经义。” 读音:zhì zhèng 首字母缩写:zz 【包含质正的诗词】
《九章之五 怀沙》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 郁结纡轸兮,离慜而长鞠。 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 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 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 内厚质正兮,大人所盛。 巧倕不斲兮,孰察其拨正。 玄文处幽兮,矇瞍谓之不章。 离娄微睇兮,瞽以为无明。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 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夫惟党人之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