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bài sǎo
繁体字:拜掃
英语:pay respects to a dead person at his tomb
意思:(拜扫,拜扫)亦作“拜埽”。 扫墓,上坟。 ▶《南史•梁纪中•武帝下》:“拜扫山陵,涕泪所洒,松草变色。” ▶唐徐凝《嘉兴寒食》诗:“嘉兴郭里逢寒食,落日家家拜扫归。” ▶宋·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拜埽》:“《后汉•光武纪》云:‘建武十年八月,幸长安,有事十一陵。’盖躬祭于墓也,即今上坟。拜埽盖起于此。” ▶元·张可久《落梅风
近义词: 上冢、扫墓、省墓、上坟
造句:新建县清明拜扫,例用春饼。,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秋千院,拜扫天,柳荫中躲莺藏燕。城外有新坟者,即往拜扫。
首字母缩写:bs
【拼音】bàisǎo
1、正德二年(1507年)初,陈宽告假回乡拜扫父亲的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