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 繁体字:鼎耳 意思: 解释:1.鼎上两耳。 2.《书序》"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孔颖达疏"高宗祭其太祖成汤于肜祭之日,有飞雉来升祭之鼎而雊鸣,其臣祖己以为王有失德而致此祥,遂以道义训王,劝王改修德政。"后以"鼎耳"为劝王修德政的典故。 造句: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盗掘者又想把大鼎砸开卖废铜,折腾了半夜,只砸下了一只鼎耳,当鼎耳落地之时,突然之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盗掘者以为触怒了上天,吓得一个个 首字母缩写:de 【包含鼎耳的诗词】
《长信宫词》
忆年十七兮初入未央,获侍步辇兮恭承宠光。 地寒祚薄兮自贻不祥,谗言乘之兮罪衅日彰。 祸来嵯峨兮势如坏墙,当伏重诛兮鼎耳剑鋩。 长信虽远兮匪弃路旁,岁给絮帛兮月赐稻粱。 君举玉食兮犀箸谁尝? 君御朝衣兮谁进熏香? 婕妤才人兮俨其分行,千秋万岁兮永奉君王。 妾虽益衰兮尚供蚕桑,愿置茧馆兮组织玄黄。 欲诉不得兮仰呼苍苍,佩服忠贞兮之死敢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