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bàn tōng
繁体字:半通 意思:即半印。古代下级官吏所用。 ▶汉·扬雄《法言•孝至》:“由其德,舜·禹受天下不为泰;不由其德,五两之纶、半通之铜亦泰矣。” ▶李轨注:“五两之纶半通之铜皆有秩啬夫之印绶,印绶之微者也。” ▶《后汉书•仲长统传》:“身无半通青纶之命,而窃三辰龙章之服;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 ▶李贤注引《十三州志》:“有秩、啬夫,得假半章印。”参见“半印 解释:1.即半印。古代下级官吏所用。
造句:属通廊、半通廊与单元式结合。和温暖,还喜欢半通风和半阴。十事半通,不如一事精通字舞龙,号半通道人,堂号“三余斋。
首字母缩写:bt
【拼音】bàntōng
【半通开头的诗词】
《和经父寄张缋二首》
半通官职万人才,卷蓄经纶未得开。 鸾凤托巢虽枳棘,神仙定籍已蓬莱。 但存漆室葵心在,莫学荆山玉泪哀。 倚伏万端宁有定,塞翁失马尚归来。
【包含半通的诗词】
《万松岭老僧》
佛屋三间破冷开,半通云气半苍苔。 行人莫问僧年纪,岭上乔松是手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