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fān yì
繁体字:翻異 意思:(翻异,翻异)
1.谓事后改变主意。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陆太尉诣王丞相咨事,过后辄翻异。” ▶《魏书•咸阳王禧传》:“时扬州降衍,兵武既众,衍将湛僧珍,虑其翻异,尽欲杀之。” 2.犹翻案。 ▶宋·龚鼎臣《东原录》:“时黄中通判滨州,亦有公累被劾,数翻异,朝廷遣御史丁翊往制勘。” ▶《元典 解释:1.谓事后改变主意。
2.犹翻案。
3.异议。
4.指各行其道。
造句:翻异就是犯人推翻了原口供。按照法律规定,翻异可三至五次。妄行翻异叫冤者,别推时加重处罚。如有翻异,则发司复审。
首字母缩写:fy
【拼音】fāny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