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bàng ké
繁体字:蚌殻 英语:clam shell 意思:(蚌壳,蚌壳) 蚌的外壳。古代常用来占卜。 ▶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龙蚌》:“邻邸有六家,有客人持一蚌壳求售,其中俨然一蛇身,纍纍若贯珠。” ▶清·黄宗羲《万里寻兄记》:“卜之琼茅、蚌壳之闲,茫然不得影响。”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第一章第二节:“龙山文化遗址中兽骨、鱼骨、蚌壳、螺蛳壳不少。”
造句:破浪过山车的造型奇特,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蚌壳。美洲殖民地最早的一种货币形式是借用印第安人的贝壳数珠,一种蚌壳磨成的黑白珠子。(迄今为止所发现的龙的艺术品中,最早的是六千年前在中国建造的一座用蚌壳
首字母缩写:bk
【拼音】bàngké
【用蚌壳造句】
1、他的一对耳朵啊,活像两片神气活现地撑开着的河蚌壳儿!
【包含蚌壳的诗词】
《次韵陈秀才二首》
七字开缄粲陆离,元非剑气烛圜扉。 夜光信出老蚌壳,锦段遽分邻女机。 庭赋繼今行北阙,市娼过眼忽南威。 蜚腾可但荣亲计,我亦他年得儁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