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fén cǎo
繁体字:焚草 意思: 1.焚烧茅草。 ▶唐·李华《衢州龙兴寺故律师体公碑》:“焚草为香,採花为供。” 2.烧掉奏稿,以示谨密。 ▶《宋书•谢弘微传》:“﹝弘微﹞每有献替及论时事,必手书焚草,人莫之知。” 3.据《隋书•宇文化及传》载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时,司马德戡曾集兵城内举火与城外相应,隋炀帝闻声问是何事,裴虔通伪称:“草坊被焚,外人救火, 解释:1.焚烧茅草。
2.烧掉奏稿,以示谨密。
3.据《隋书.宇文化及传》载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时,司马德戡曾集兵城内举火与城外相应,隋炀帝闻声问是何事,裴虔通伪称"草坊被焚,外人救火,故喧嚣耳。"炀帝信以为真,未加提防,遂被杀。史称此次兵变为"焚草之变"。 详细释义:1.章奏缮就,焚去草稿。古名臣以示谨密。南史?卷二十?谢弘微传:『每献替及陈事,必手书,焚草,人莫之知。』 2.烧草。唐?李华?衢州龙兴寺故律师体公碑:『焚草为香,采花为供,年十有五,琼章鹤姿。』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fc
【拼音】féncǎo
【包含焚草的诗词】
《初入谏院寄慰肥城父老》
剧县息劳人,新班立紫宸。 种花收薄效,焚草企先臣。 漏欲天同补,膏怜土渐春。 淮西蚕麦候,缓税乞皇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