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初入谏院寄慰肥城父老》

剧县息劳人,新班立紫宸。
种花收薄效,焚草企先臣。
漏欲天同补,膏怜土渐春。
淮西蚕麦候,缓税乞皇仁。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剧县慰问劳军之后,有感于新班立于紫宸殿,新政初行,需要收效,而焚烧草拟的政令之前,有感于时政需要改革而写的一首七律诗。 首联“剧县息劳人,新班立紫宸。”是说在剧县这个地方慰劳完毕,那些劳苦的人民已经得到了休息,而新班官员已经站立在紫宸殿上开始新的政务。这是对当前新政的一个总括性的描述。“息劳人”和“立紫宸”都是指新政的实施,表明新政已经开始,并且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期待。 颔联“种花收薄效,焚草企先臣。”是说新政的实施需要慢慢收效,需要不断的努力,就像种花需要时间才能看到成果一样,需要焚烧掉那些已经过时的政策草案,才能企及先臣的政绩。“种花”和“焚草”都是比喻性的说法,前者是指新政的实施需要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后者则是指焚烧过时的政策草案是改革的重要步骤。 颈联“漏欲天同补,膏怜土渐春。”是说希望天公能够补救漏雨的房屋,让土地能够渐渐变暖变绿,就像春天的到来一样。“漏欲天同补”和“膏怜土渐春”都是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和希望,表明作者对百姓的关注和对改革的决心。 尾联“淮西蚕麦候,缓税乞皇仁。”是说淮西地区正处在蚕麦的收割季节,希望能够减轻赋税,请求皇上的仁慈。“淮西”是诗中作者所辖之地,“蚕麦候”是指蚕茧和麦子的收割季节,“缓税”是减免赋税的意思。这是作者对当前情况的观察和对百姓的关切。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新政的期待和对百姓的关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改革的决心和对皇上的请求。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七言律诗。
创作背景
《初入谏院寄慰肥城父老》是明代文人陆懋龙创作的一首诗。要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首先可以从诗题入手。诗题中提到的“初入谏院”表明诗人刚刚进入谏官的职位,而“寄慰肥城父老”则表示诗人写作此诗是为了安慰肥城的百姓。 肥城为明代的一个地方,诗人身为谏官,对肥城的父老乡亲有所寄语,表达了他的关怀和慰问。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应是诗人初任谏官,为了表达对肥城百姓的关心和慰问,写下了这首诗。 综上所述,《初入谏院寄慰肥城父老》的创作背景是陆懋龙初任谏官,为了表达对肥城百姓的关心和慰问而写下此诗。
相关诗词
  • 1
    [元]
    高柳长途送客吟,暗惊时序变鸣禽。
    清风破暑连三日,好雨依时抵万金。
    远岭抱枝围野色,行云随马弄轻阴。
    摇鞭喜入肥城界,桑柘阴浓麦浪深。
  • 2
    [宋]
    诗中长爱杜池州,说着芜湖是胜游。
    山掩肥城当北起,渡冲官道向西流。
    风稍樯碇网初下,雨摆鱼薪市未收。
    更好两三僧院舍,松衣石发斗山幽。
  • 3
    [宋]
    妙年半五十,分刺合肥城。
    楚俗虽尊武,淮乡已息兵。
    草霜样锹猎,花雨课春耕。
    退食应多暇,书灯夜夜明。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