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fēng hòu
繁体字:風候 意思:(风候,风候)
1.风物气候,亦偏指气候。 ▶唐·王勃《春思赋》:“蜀川风候隔秦川,今年节物异常年。” ▶唐·白居易《与微之书》:“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 ▶清·黄景仁《舟夜寒甚排闷为此》诗:“春江异风候,今昔变炎凉。” ▶李广田《雀蓑记•山水》:“他们常常想到些远方的风候,或者是远古的事物,那是梦想,也就是梦忆。”
解释:1.风物气候,亦偏指气候。
2.时节;时令。
3.风向。 详细释义:气候。唐?白居易?与元微之书:『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fh
【拼音】fēnghòu
【风候开头的诗词】
《句》
风候已应同岭北,云山仍喜似终南。 (《题漳浦驿》。 《方舆胜览》)
【包含风候的诗词】
《旅寓安南》
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 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