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fù sù
繁体字:覆餗 意思:《易•鼎》:“鼎折足,覆公餗。”餗,鼎中的食物。覆餗,谓倾覆鼎中的珍馔。后因以“覆餗”喻力不胜任而败事。 ▶晋·葛洪《抱朴子•臣节》:“君必度能而授者,备乎覆餗之败;臣必量才而受者,故无流放之祸。”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臣将门余子,素无艺术,猥当大任,必败朝章。自悲负乘,坐致覆餗。” ▶明·张景《飞丸记•谏拒脱簪》:“鼎食全家思覆餗,燕雀堂高惧回禄。”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fs
【拼音】fùsù
【包含覆餗的诗词】
《题贾似道养乐园》
老壑曾居葛岭西,游人谁敢问苏隄。 势将覆餗不回首,事到出师方噬脐。 废圃久无人作主,败垣惟有客留题。 算来只有孤山耐,依旧梅花片月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