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mò xiù 繁体字:貉袖 意思:1.貉皮做的衣袖。
 ▶唐·刘商《胡笳十八拍》第五拍:“狐襟貉袖腥复膻,昼披行兮夜披卧。”
 
 2.宋代一种前后襟和两袖都较短的衣服。
 ▶《说郛》卷十九引宋·曾三异《因话录》:“近岁衣制有一种如旋袄,长不过腰,两袖仅掩肘,以最厚之帛为之,仍用夹里,或其中用绵者,以紫皂缘之,名曰貉袖。闻之起于御马院圉人。短前后襟者,坐鞍上不妨脱着;短袖者,以其便于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hx 【拼音】mòxiù 
    【包含貉袖的诗词】 
        《胡笳十八拍·第五拍》
        
        水头宿兮草头坐,风吹汉地衣裳破。 羊脂沐发长不梳,羔子皮裘领仍左。 狐襟貉袖腥复膻,昼披行兮夜披卧。 毡帐时移无定居,日月长兮不可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