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拼音大全 m是什么意思 mo的汉字 mo第四声有什么字

mo第四声有什么字(mò)

    • 拼音:bǎi
    • 名词 数目字。十的十倍。《说文解字.白部》:「百,十十也,从一白。数十十为一百。」大写为「佰」。
    • 名词 姓。如古时有百倏,战国时有百丰。
    • 形容词 众多。  【组词】:「百病不侵」。
    • 形容词 总指一切所有的词。《诗经.邶风.雄雉》:「百尔君子,不知德行。」
    • ,
    • 参见「百色县」条。
    • 拼音:bǎi
    • 名词 百的大写。  【组词】:「壹佰参拾伍元整」。
    • 名词 职官名。古时军队中掌管一百人的指挥官。《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蹑足行伍之间,俛仰仟佰之中。」唐.司马贞.索隐:「仟佰谓千人百人之长也。」
    • ,
    • [一]之读音。
    • ,
    • 名词 田东西向的疆界。通「陌」。《汉书.卷八一.匡衡传》:「乡本田堤封三千一百顷,南以闽佰为界。」唐.颜师古.注:「佰者,田之东西界也。闽者,陌之名也。」
    • 拼音:bǎi

      bǎi ㄅㄞˇ

       ◎ 补。

      其它字义

      mò ㄇㄛˋ

       ◎ 古同“帞”,头巾。

    • 拼音:bó
    • 名词 兄长。古人以为兄弟长幼排行的次序,伯最大。
    • 名词 称谓:(1) 尊称父亲的哥哥。  【组词】:「大伯」、「二伯」。(2) 尊称丈夫的哥哥为「伯」。(3) 尊称年龄或辈分较高的人。  【组词】:「老伯」、「世伯」。
    • 名词 古代封建制度里,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第三等。
    • 名词 用以称擅长某种才艺的人。  【组词】:「诗伯」、「画伯」。
    • 名词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伯宗,楚国有伯州犁。
    • ,
    • 名词 称谓。称丈夫的哥哥。  【组词】:「大伯子」、「二伯子」。
    • ,
    • 名词 古称诸侯的盟主。通「霸」。《左传.成公二年》:「树德而济同欲焉,五伯之霸也。」唐.孔颖达.正义:「伯者,长也。言为诸侯之长也。郑玄云:『天子衰,诸侯兴,故曰霸。霸,把也。言把持王者之政教。』故其字或作伯,或作霸也。」
    • 动词 称霸、统领。《战国策.秦策一》:「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
    • 拼音:bó

      bó ㄅㄛˊ

       ◎ 〔~腹〕坎肩儿,背心儿。

      其它字义

      mò ㄇㄛˋ

       1. 古代初丧人用来束发的头巾。

       2. 古代男子包发的头巾。

    • 拼音:hé

      hé ㄏㄜˊ

       ◎ 古同“貉”。

      其它字义

      mò ㄇㄛˋ

       ◎ 古同“貉”。

    • 拼音:hé
    • 名词 动物名。食肉目犬科。即狸,锐头尖鼻,耳短小而圆,四肢短,毛褐色或黑灰色。于夜间活动,以小动物、鱼类等为食。其皮为珍贵裘料。
    • ,
    • [一]之语音。
    • ,
    • 名词 古代中国称北方的一支外族为「貉」。《孟子.告子下》:「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荀子.劝学》:「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 拼音:hé

      hé ㄏㄜˊ

       ◎ 古同“貉”:“~渡汶而死。”

      其它字义

      mò ㄇㄛˋ

       ◎ 古同“貊”:“罢老尚堪吞~子。”

    • 拼音:hé
    • 名词 鞋子。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七下.释器》:「鞨,履也。」
    • 名词 参见「靺鞨」条。
    • 拼音:huán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má
    • 名词 参见「虾蟆」条。
    • ,
    •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 拼音:mài
    • 名词 分布人与动物周身,使血液流通而循环不穷的血管。  【组词】:「动脉」、「静脉」。
    • 名词 像血脉一样,有条理分支的事物。  【组词】:「叶脉」、「山脉」、「矿脉」。唐.韦庄〈渔塘十六韵〉:「洛水分余脉,穿岩出石棱。」
    • 名词 血统支系。  【组词】:「一脉单传」。
    • 名词 脉搏。  【组词】:「脉诊」、「把脉」。汉.王符《潜夫论.述赦》:「凡治病者必先知脉之虚实。」
    • ,
    •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 通「眽」。参见「脉脉」条。
    • 拼音:mài
    • 名词 分布人与动物周身,使血液流通而循环不穷的血管。  【组词】:「动脉」、「静脉」。
    • 名词 像血脉一样,有条理分支的事物。  【组词】:「叶脉」、「山脉」、「矿脉」。唐.韦庄〈渔塘十六韵〉:「洛水分余脉,穿岩出石棱。」
    • 名词 血统支系。  【组词】:「一脉单传」。
    • 名词 脉搏。  【组词】:「脉诊」、「把脉」。汉.王符《潜夫论.述赦》:「凡治病者必先知脉之虚实。」
    • ,
    •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 通「眽」。参见「脉脉」条。
    • 拼音:mào
    • 动词 由下往上或往外透出、发散。  【组词】:「冒烟」、「冒气」、「冒汗」。
    • 动词 冲犯、不顾。  【组词】:「冒险」、「冒犯」、「冲冒」。《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张空拳,冒白刃,北向争死敌者。」宋.华岳〈骤雨〉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 动词 假称、假托。  【组词】:「冒名」、「假冒」。《汉书.卷五五.卫青传》:「青有同母兄卫长君及姊子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武帝,故青冒姓为卫氏。」
    • 副词 卤莽、莽撞。  【组词】:「冒犯」、「冒进」。
    • 名词 姓。如元代有冒致中,清代有冒襄。
    • ,
    • 参见「冒顿」条。
    • 拼音:mào
    • 名词 长相、面容。  【组词】:「容貌」、「相貌」、「其貌不扬」、「花容月貌」、「相貌堂堂」。
    • 名词 外表、外观。  【组词】:「外貌」、「全貌」。
    • 名词 模样、姿态。  【组词】:「怒貌」、「醉貌」。《文选.贾谊.鵩鸟赋》:「止于坐隅兮,貌 闲暇。」
    • 名词 姓。如周代有貌辨。
    • 动词 描绘、描摹。通「邈」。《新唐书.卷七六.后妃传上.杨贵妃传》:「命工貌妃于别殿,朝夕往,必为鲠欷。」《聊斋志异.卷二.阿宝》:「遂貌其呆状,相邮传作丑语,而名之曰:『孙痴』。」
    • 拼音:méi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mèi
    • 形容词 昏暗、不明。  【组词】:「暧昧」。《楚辞.屈原.离骚》:「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 形容词 糊涂。  【组词】:「愚昧」、「蒙昧」。
    • 动词 隐藏。  【组词】:「拾金不昧」。
    • 动词 违背。  【组词】:「不要昧着良心做事。」《水浒传.第四四回》:「我想他回蓟州探母参师,期约百日便回。今经日久,不知信息,莫非昧信不来?」
    • 动词 冒犯、冒着。  【组词】:「冒昧」。《韩非子.初见秦》:「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之从。」
    • 拼音:miǎo

      miǎo ㄇㄧㄠˇ

       ◎ 勤快。

    • 拼音:miǎo
    • 动词 轻视。  【组词】:「藐视」。《孟子.尽心下》:「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 形容词 幼小。《文选.潘岳.寡妇赋.序》:「孤女藐焉始孩,斯亦生民之至艰,而荼毒之极哀也。」
    • 副词 遥远。《楚辞.屈原.九章.悲回风》:「藐蔓蔓之不可量兮,缥绵绵之不可纡。」《文选.庾信.哀江南赋.序》:「藐是流离,至于暮齿。」
    • 拼音:miè

      mò ㄇㄛˋ

       1. 目不正。

       2. 冒:“相与~潜险,搜瑰奇。”

      其它字义

      miè ㄇㄧㄝˋ

       ◎ 中国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

      详细解释
    • 拼音:miè

      miè ㄇㄧㄝˋ

       ◎ 〔~潏(shù)〕(水)急速流动的样子,如“没滑~~。”

      其它字义

      mò ㄇㄛˋ

       ◎ 涂饰。

    • 拼音:mó
    • 动词 摩擦而使物品光滑或锐利。  【组词】:「磨光」、「磨刀」。
    • 动词 将物研细。  【组词】:「磨细」、「磨粉」、「磨墨」。
    • 动词 消灭、泯灭。《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呜呼!千里之差,兴自毫端,失得之源,百世不磨矣。」
    • 动词 纠缠不休。  【组词】:「你真是会磨,竟然让他答应了!」《三侠五义.第五回》:「连包兴在旁也由的暗笑:『老爷今日叫疯子磨住了。』」
    • 名词 艰难、阻碍。  【组词】:「好事多磨」。
    • 形容词 纠缠不休的。  【组词】:「磨功」。
    • ,
    • 名词 两块圆形的石盘相合,当中有轴,推转上面一石,用来碾碎谷物的器具。也称为「磨盘」。  【组词】:「石磨」、「磨房」。
    • 动词 推动磨子将谷物碾平。  【组词】:「磨豆腐」、「磨豆浆」。
    • 动词 掉转,多指车辆。  【组词】:「巷子太窄,没法子磨车。」
    • 拼音:mǒ
    • 动词 涂掉。  【组词】:「涂抹」。《红楼梦.第三八回》:「宝玉不待湘云动手,便代将『湘』字抹了,改了一个『霞』字。」
    • 动词 擦拭。  【组词】:「抹桌子」、「抹眼泪」。
    • 动词 涂敷。  【组词】:「抹药」、「抹粉」。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二首之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 动词 玩牌。《红楼梦.第七回》:「一时吃过饭,尤氏、凤姐、秦氏抹骨牌。」
    • 动词 除去。  【组词】:「抹杀」、「抹零儿」。
    • 动词 放、拉。  【组词】:「他就抹下脸来,生气了。」
    • 动词 割。《红楼梦.第九二回》:「把带的小刀子往脖子里一抹,也就抹死了。」
    • 动词 捻。《儒林外史.第三三回》:「韦四太爷两手抹着胡子,哈哈大笑。」
    • 动词 看、瞄。《董西厢.卷一》:「见人不住偷睛抹。」《西游记.第三三回》:「那怪急回头,抹了他一眼。」
    • ,
    • 动词 用水泥或石灰涂平。  【组词】:「抹墙」、「抹灰」。
    • 动词 绕。  【组词】:「拐弯抹角」。《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縧》:「抹过林子,显出一个大寺院来。」
    • 动词 弦乐器弹奏法,食指向内为抹。唐.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 拼音:mò
    • 名词 物体的尾端、顶梢。《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唐.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诗:「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 名词 事物的最后阶段。  【组词】:「岁末」、「二十世纪之末」。《礼记.月令》:「是月之末。」《汉书.卷八八.儒林传.序》:「宣帝末,增倍之。」
    • 名词 后。与「前」相对。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荀、宋表之于前,贾、马继之于末。」
    • 名词 不重要、非根本的事物。  【组词】:「舍本逐末」、「本末倒置」。汉.王符《潜夫论.务本》:「凡为治之大体,莫善于抑末而务本。」
    • 名词 碎屑、细粉。  【组词】:「药末」、「粉末」。
    • 名词 元杂剧里扮演中年男子的角色,为后来的「生」。  【组词】:「正末」、「副末」。
    • 名词 姓。如汉代有末振将。
    • 形容词 最后的。  【组词】:「末年」、「末世」、「末路」。唐.白居易〈新乐府.上阳白发人〉:「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 形容词 卑微的、不重要的。南朝梁.江淹〈从建平王游纪南城诗〉:「恭承此嘉惠,末官至南荆。」
    • 副词 没。《礼记.檀弓下》:「不忍一日末有所归也。」
    • 助词 语气词。同「么」。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一折》:「小二哥,有乾净的阁子末?」
    • 拼音:mò
    • 动词 沉入水中。  【组词】:「沉没」。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 动词 沉埋、掩覆。  【组词】:「积雪没胫」、「水深没膝」。唐.白居易〈钱唐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动词 消失、隐而不见。  【组词】:「出没」、「湮没」、「泯没」。《文选.苏武.诗四首之三》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宋.苏轼〈澄迈驿通潮阁〉诗二首之二:「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 动词 终了、结束。  【组词】:「没世」。唐.元稹《莺莺传》:「则没身之誓,其有终矣!」
    • 动词 扣收财物。  【组词】:「没收」、「吞没财物」。《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吴主权传《》:「渊果斩弥等,送其首于魏,没其兵资。」
    • 动词 死。通「殁」。《易经.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文选.贾谊.过秦论》:「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 ,
    • 动词 无。  【组词】:「没缘」、「没良心」。唐.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词:「除却天边月,没人知。」元.锺嗣成〈一枝花.生居天地间套.牧羊关〉曲:「胎中疾,没药医。」
    • 动词 不如。  【组词】:「我没你有钱」、「你没我快」。
    • 副词 未。  【组词】:「没来」、「没说」。
    • 拼音:mò

      mò ㄇㄛˋ

       ◎ 古同“殁”。

    • 拼音:mò
    • 参见「妺嬉」条。
    • 拼音:mò
    • 动词 死。通「殁」。
    • 拼音:mò
    • 动词 死。  【组词】:「病殁」、「战殁」。唐.白居易〈新乐府.杏为梁〉:「碧砌红轩色未乾,去年身殁今移主。」唐.韩愈〈祭十二郎文〉:「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
    • 拼音:mò
    • 名词 田间的道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  【组词】:「阡陌纵横」。《文选.曹操.短歌行》:「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晋.陶渊明〈咏荆轲诗〉:「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 名词 市中街道。《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士无贵贱,与之抗礼,辎軿柴毂,填接街陌。」唐.王昌龄〈闺怨〉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副词 突然。同「蓦」。《刘知远诸宫调.第二》:「正是相别,陌闻人叫。」《三国志平话.卷中》:「众官未吃,陌闻一声响亮若雷。」
    • 拼音:mò
    • 参见「茉莉」条。
    • 拼音:mò

      mò ㄇㄛˋ

       1. 头巾:“皇后御绛~。”

       2. 带子:“箱箧馈巾~。”

      其它字义

      wà ㄨㄚˋ

       ◎ 古同“袜”,袜子。

    • 拼音:mò
    • 动词 死。  【组词】:「病殁」、「战殁」。唐.白居易〈新乐府.杏为梁〉:「碧砌红轩色未乾,去年身殁今移主。」唐.韩愈〈祭十二郎文〉:「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
    • 拼音:mò
    • 名词 液体形成而浮于表面的小泡。  【组词】:「泡沫」、「肥皂沫」、「茶沫儿」。
    • 名词 口水。  【组词】:「口沫」、「唾沫」、「飞沫」、「垂涎流沫」。
    • 动词 停止、终止。《楚辞.屈原.离骚》:「芬至今犹未沫。」南朝梁.锺嵘〈诗品序〉:「风 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
    • 拼音:mò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mò

      mò ㄇㄛˋ

       1. 星。

       2. 日中不明。

    • 拼音:mò

      mò ㄇㄛˋ

       1. 头巾。

       2. 古同“袹”:~头(始丧者头上的避邪巾)。

    • 拼音:mò

      mò ㄇㄛˋ

       1. 乌桕树。

       2. 柱子。

    • 拼音:mò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mò
    • 副词 表示禁止的用语,相当于「勿」、「毋」。  【组词】:「非请莫入」、「闲言莫说」。《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唐.李白〈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副词 没有。《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孟子.梁惠王上》:「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 副词 不能、不可。  【组词】:「变化莫测」、「莫测高深」。
    • 名词 姓。如北魏有莫含,清代有莫友芝。
    • ,
    • 名词 「暮」的本字。指日落、黄昏时候。《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能辰夜,不夙则莫。」宋.张元干〈石州慢.雨急云飞〉词:「雨急云飞,瞥然惊散,莫天凉月。」
    • 名词 一种蔬菜。《诗经.魏风.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 形容词 晚、迟。通「暮」。《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
    • 拼音:mò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mò
    • 名词 喂牛马的谷粟等饲料。  【组词】:「粮秣」。《老残游记.自叙》:「马与牛,终岁勤苦,食不过刍秣。」
    • 动词 喂牲口。《左传.成公十六年》:「秣马利兵。」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
    • 动词 牲口咀嚼食物。《荀子.劝学》:「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 拼音:mò

      mò ㄇㄛˋ

       ◎ 一种中药草。

    • 拼音:mò

      mò ㄇㄛˋ

       ◎ 古同“眽”。

    • 拼音:mò

      mò ㄇㄛˋ

       ◎ 〔~〕浅白色。

    • 拼音:mò

      mò ㄇㄛˋ

       ◎ 碎石。

    • 拼音:mò
    • 动词 斜视。《广韵.入声.麦韵》:「眽,《说文》曰:『目邪视也。』」
    • 形容词 参见「眽眽」条。
    • ,
    •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 拼音:mò

      mò ㄇㄛˋ

       ◎ 古同“帞”,头巾。

    • 拼音:mò

      mò ㄇㄛˋ

       ◎ 〔虴(zhé)~〕蚱蜢。

    • 拼音:mò
    • 名词 地名。战国时越国都邑,汉朝改置县,故址在今国内河北省任丘县北四十四里鄚州镇。
    • 拼音:mò
    • 名词 广大而无水草、无人定居的积沙地带。  【组词】:「大漠」、「沙漠」。唐.杜甫〈咏怀古迹〉诗五首之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副词 不关心或不相关的样子。  【组词】:「漠视」、「漠不关心」。宋.王安石〈论陶冶人才〉: 「学者亦漠然自以礼乐刑政为有司之事,而非己所当知也。」
    • 形容词 参见「漠漠」条。
    • 拼音:mò
    • 名词 古代中国北方的一支民族。《书经.武成》:「华夏蛮貊,冈不率俾。」《文选.李陵.答苏武书》:「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
    • 拼音:mò
    • 形容词 清静、冷清。  【组词】:「落寞」、「寂寞」。
    • 拼音:mò

      mò ㄇㄛˋ

       ◎ 古同“貊”。

    • 拼音:mò
    • 形容词 寂静无声。《楚辞.严忌.哀时命》:「聊窜端而匿兮,嗼寂默而无声。」《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饥马盈厩,嗼然未见刍也。」
    • 拼音:mò
    • 动词 上马乘骑。《文选.左思.吴都赋》:「蓦六駮,追飞生。」
    • 动词 跨越、越过。唐.李贺〈送沈亚之歌〉:「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一折》:「我这里登峻岭,蓦浅岗。」
    • 副词 忽然。  【组词】:「蓦然回首」。宋.张炎〈解连环.楚江空晚〉词:「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我蓦听得马嘶人语闹喧哗,掩映在 垂杨下。」
    • 拼音:mò

      mò ㄇㄛˋ

       ◎ 尘土。

    • 拼音:mò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mò
    • 参见「靺鞨」条。
    • 拼音:mò

      mò ㄇㄛˋ

       ◎ 〔~刀〕古代一种兵器。

    • 拼音:mò
    • 参见「镆釾」条。
    • 拼音:mò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mò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mò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mò
    • 名词 疾病、痛苦。《说文解字.?部》:「瘼,病也。」《宋史.卷四三七.儒林传七.魏了翁传》:「戢吏奸,询民瘼,举刺不避权右,风采肃然。」
    • 拼音:mò
    • 名词 书画用的黑色颜料。  【组词】:「石墨」、「笔墨」。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一缄情泪红犹湿,满纸春愁墨未乾。」
    • 名词 书画用的各色颜料。  【组词】:「蓝墨」、「红墨」。
    • 名词 文字、文章或知识。  【组词】:「胸无点墨」、「惜墨如金」、「舞文弄墨」。
    • 名词 字画的代称。  【组词】:「墨宝」。宋.欧阳修〈唐颜鲁公法帖〉:「此本墨迹在予亡友王子野家。」
    • 名词 古代肉刑之一。在罪人脸上刺刻染墨。《书经.吕刑》:「墨辟疑赦,其罚百锾。」汉.孔安国.传:「刻其颡而涅之曰墨刑。」
    • 名词 墨家的简称。  【组词】:「儒墨」。《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 名词 姓。如战国时宋国有墨翟。
    • 形容词 黑色如墨的。  【组词】:「墨菊」、「墨绿」。《孟子.滕文公上》:「君薨,听于冢宰,歠粥,面深墨。」
    • 形容词 贪污的。  【组词】:「墨吏」。
    • 拼音:mò

      mò ㄇㄛˋ

       ◎ 目不明。

    • 拼音:mò

      mò ㄇㄛˋ

       ◎ 因嫉妒而发怒。

    • 拼音:mò
    • 形容词 沉静无声。同「默」。《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 嘿而逃之,遂不复会。」
    • ,
    • 叹词 表示惊叹、得意的语气。  【组词】:「嘿!今年的收成真好呢!」《老残游记.第一三回》:「嘿!这孩子可是不想活了!你瞧!老爷们叫你来为开心的,你可哭开自己咧!」
    • 助词 表示打招呼或引起注意。  【组词】:「嘿!最近好吗?」、「嘿!请不要践踏草皮。」
    • 状词 形容笑声。  【组词】:「他被呵痒就嘿嘿嘿的笑个不停。」
    • 拼音:mò

      mò ㄇㄛˋ

       1. 美目。

       2. 目深。

       3. 美丽的样子。

    • 拼音:mò

      mò ㄇㄛˋ

       ◎ 古同“默”。

    • 拼音:mò

      mù ㄇㄨˋ

       ◎ 恶絮。

      其它字义

      mò ㄇㄛˋ

       ◎ 〔络~〕(罗网)张开的样子。

    • 拼音:mò
    • 副词 沉静无声、不出声。  【组词】:「默而不语」。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成通?」宋.王禹偁〈黄冈竹楼记〉:「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 副词 暗中。  【组词】:「潜移默化」。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默思失业途,因念远戍卒。」
    • 副词 凭记忆读出或写出。  【组词】:「默诵」、「默写」。
    • 名词 姓。如明代有默思道。
    • 拼音:mò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mò

      基本字义

      mò(ㄇㄛˋ)

      (一)、糧食磨成的粉。

    • 拼音:mò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mò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mò
    • 名词 动物名。哺乳纲奇蹄目。其体小于驴,皮厚似犀。毛短,颈粗,眼小,鼻突出长于下唇,屈伸自由,前肢四趾,后肢三趾。
    • 拼音:mò

      mò ㄇㄛˋ

       ◎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 拼音:mò
    • 参见「镆釾」条。
    • 拼音:mò

      mò ㄇㄛˋ

       ◎ 即“蛅蟖”,一种毛虫,背毛蜇人。

    • 拼音:mò

      mò ㄇㄛˋ

       ◎ 火的样子。

    • 拼音:mò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mò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mò
    • 动词 上马乘骑。《文选.左思.吴都赋》:「蓦六駮,追飞生。」
    • 动词 跨越、越过。唐.李贺〈送沈亚之歌〉:「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一折》:「我这里登峻岭,蓦浅岗。」
    • 副词 忽然。  【组词】:「蓦然回首」。宋.张炎〈解连环.楚江空晚〉词:「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我蓦听得马嘶人语闹喧哗,掩映在 垂杨下。」
    • 拼音:mò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mò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mò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mò

      mò ㄇㄛˋ

       ◎ 〔~石渠〕地名,在中国山西省。

      详细解释
    • 拼音:mò
    • 名词 两股合编成的绳子。《庄子.骈拇》:「附离不比胶漆,约束不以纆索。」《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
    • 拼音:mò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mò

      mò ㄇㄛˋ

       ◎ 用荆条等编成的一种农具,功用和耙相似。亦称“耢”。

      详细解释
    • 拼音:mú
    • 名词 古代一种野兽。《集韵.平声.模韵》:「獏,兽名。」
    • 拼音:mù

      mù ㄇㄨˋ

       1. 古同“暮”,夕;昏暗。

       2. 虚无。

    • 拼音:mù

      mù ㄇㄨˋ

       ◎ 小船:龙舟凤~。

    • 拼音:pà
    • 名词 旧时的头巾。《广韵.入声.辖韵》:「帕,帕额,首饰。」元.王逢〈叹病驼〉诗:「老奚首帕短裤靴,手持鞭策涕泗沱。」
    • 名词 用来擦拭的方形小巾,常随身携带。  【组词】:「手袙」、「香帕」。宋.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中》:「『汝哭何因无泪?』渐曰:『以帕拭乾。』」
    • 名词 帷帐。元.陈旅〈题春宫倦绣图〉诗:「绿树垂垂护宝阑,床头翠帕羃双环。」
    • 动词 缠、裹绕。唐.韩愈〈元和圣德诗〉:「以锦缠股,以红帕首。」
    • 拼音:pò

      pò ㄆㄛˋ

       ◎ 古同“洦”,浅水。

    • 拼音:wà
    • 名词 穿在脚上,用来保护或保暖的东西。通常用棉、毛、丝及合成纤维等制成。  【组词】:「丝袜」、「毛袜」。
    • 拼音:wàn
    • 名词 数目字。千的十倍。《玉篇.禸部》:「万,十千也。」《孟子.梁惠王上》:「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唐.白居易〈寄元九〉诗:「三寄衣食资,数盈二十万。」
    • 形容词 众多的。  【组词】:「排除万难」。《易经.谦卦.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荀子.富国》:「古有万国,今有十数焉。」
    • 副词 极、非常、绝对。  【组词】:「万不得已」、「万万不可」。《汉书.卷三四.黥布传》:「我之取天下可以万全。」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 拼音:wù
    • 副词 不要、不可。表示禁止、劝阻。  【组词】:「请勿吸烟」。《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副词 不。表示否定。《论语.雍也》:「犁牛之子,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 拼音:yù

      yù ㄩˋ

       ◎ 卖。

名句 | 成语大全 | 宠物百科 | 杂谈 | 谜语 | 字典 | 词典 | 拼音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