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ān chán
繁体字:安禪 意思:(安禅,安禅) 佛教语。指静坐入定。俗称打坐。 ▶南朝·梁·张缵《南征赋》:“寻太傅之故宅,今筑室以安禅。” ▶唐·王维《过香积寺》诗:“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宋·陆游《病退》诗:“美睡三竿日,安禅半篆香。” ▶清·读彻《送郎癯入匡山》诗:“偶向匡庐去,安禅第几重?”清·黄景仁《题上方寺》诗:“试问安禅者,能忘入世情?” 详细释义:安坐修习禅法。南朝梁?张缵?南征赋:『寻太傅之故宅,今筑室以安禅。』唐?王维?过香积寺诗:『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造句:奉盛德之鸿祀,寓安禅之古寺。万安禅院内,游客正陆续离去。又作安缮那、安禅那、安?那。安禅何所问,孤月在中央④。
首字母缩写:ac
【拼音】ānchán
【安禅开头的诗词】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安禅一室内,左右竹亭幽。 有法知不染,无言谁敢酬。 鸟飞争向夕,蝉噪已先秋。 烦暑自兹适,清凉何所求。
【包含安禅的诗词】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