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hú mò
繁体字:衚貉 意思:亦作“胡貊”。 古代称北方各民族。 ▶《晏子春秋•谏下一》:“今夫胡·貉·戎·狄之蓄狗也,多者十有余,寡者五六,然不相害伤。” ▶张纯一校注:“孙云:貉当为貉。” ▶《荀子•强国》:“今秦南乃有沙羡与俱,是乃江南也,北与胡·貉为邻,西有巴·戎。” ▶《淮南子•齐俗训》:“胡、貉、匈奴之国,纵体拖髮,箕倨反言而国不亡者,未必无礼也。”
造句:汉以前的书籍一般用“胡貉”、“胡”之名。後百有馀年,赵襄子逾句注而破并代以临胡貉。是以旃裘之王,胡貉之长,移珍来享,抗手称臣。《管子?小匡》:“中救晋公,禽狄王,败
首字母缩写:hh
【拼音】húm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