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hǔ chāng
繁体字:虎倀 英语:ghost of one devoured by tiger 意思:(虎伥,虎伥) 俗传引导勐虎食人的鬼物。多用以比喻助恶为虐的人。 ▶明·张煌言《复郎廷佐书》:“譬之虎伥戒途,雁奴伺夜,既受其役,竟亡其哀。” ▶清·顾炎武《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幽都蹲土伯,九关飞虎伥。”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徐懋庸作<打杂集>序》:“中国也真有一班人在恐怕中国有一点生气;用比喻说:此之谓‘虎伥’。” 详细释义:1.相传被虎吃掉的人,其鬼魂为虎的奴隶,以引导虎吃人,称为『伥鬼』。见明?张自烈?正字通?人部。 2.比喻帮助坏人为非作歹的人。如:『他为了图己之利,居然甘心为虎伥,助纣为虐。 』 [似]2.走狗
造句:矧彼虎伥,卧榻犹鼾。譬之虎伥戒途(35),雁奴伺夜(36),既受其役,竟忘其哀(37)!旧时迷信传说,人被虎吃掉后,其“鬼魂”反助虎吃人,称为“虎伥”或“伥鬼”。《火之歌》:“他
首字母缩写:hc
【拼音】hǔchāng
【包含虎伥的诗词】
《仿杜工部同谷七歌》
白白袒免头上绕,两度三号哭年少。 长夜幽林叹一声,山鸟惊飞虎伥叫。 千里提携多苦辛,十年梦寐空啼笑。 病骨棱层影渐销,絺香何日生秋庙。 呜呼七歌兮歌正哀,操戈挥日登荒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