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huǒ zhú
繁体字:火燭 英语:fire 意思:(火烛,火烛)
1.泛指照明的灯烛。 ▶宋·文同《织妇怨》诗:“不敢辄下机,连宵停火烛。” 2.指失火焚烧。 ▶宋·苏辙《论雇河夫不便札子》:“及其觉之欠少,或託以火烛,或因河流向着,一经卷归,大破数目。” ▶明·张居正《京师重建贡院记》:“易旧制板屋以瓦甓,可以避风雨,防火烛。”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 详细释义:1.用火照明。吕氏春秋?士容论?士容:『故火烛一隅,则室偏无光。』 2.烛光。宋?文同?织妇怨诗:『不敢辙下机,连宵停火烛。』 3.泛指容易引起火灾的东西。红楼梦?第十四回:『这三十个每日轮流各处上夜,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地方。』
造句:留心火烛。小心火烛,稻草很容易着火。
首字母缩写:hz
【拼音】huǒzhú
【包含火烛的诗词】
《送郑公绩赴试金陵》
庭槐著老花,佳兴渺澄江。 束书望故国,飞帆响篷窗。 白袍看先登,唾手筑受降。 从风靡强燕,举火烛老庞。 秋天鸿鹄高,惊到中叠双。 闺人侈宵占,玉虫缀灯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