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jiān sī
繁体字:監司 意思:(监司,监司)
1.负有监察之责的官吏。 ▶汉以后的司隶校尉和督察州县的刺史、转动使、按察使、布政使等通称为监司。 ▶《后汉书•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 ▶明·杨珽《龙膏记•赐玦》:“他始拿守令,继拿监司,我都不能禁他,如今该轮到我宰相了。” ▶清·李调元《九月初六日过燕郊》诗:“我本治河监司官, 解释:1.负有监察之责的官吏『以后的司隶校尉和督察州县的刺史﹑转动使﹑按察使﹑布政使等通称为监司。
2.监察。 详细释义:1.监察。后汉书?卷十七?贾复传:『宗擢用其任职者,与边吏参选,转相监司,以?`发其奸。』 2.职官名。监察地方属吏的司、道诸官。后汉书?卷六十一?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M,见非不举,闻恶不察。』明?杨E?龙膏记?第十六出:『他始拿手令,继拿监司,我都不能禁他。』
造句:其令各路监司询访,亟除其弊。归养十年,入京任国子监司业。一意韬晦,监司守令希见其面。如紫绶等皆早退,遂以监司终。
首字母缩写:js
【拼音】jiānsī
【包含监司的诗词】
《寿千奴监司》
绿鬓貂蝉合殿中,輶车又过大江东。 九重行侍君王宴,五度曾乘御史骢。 好学襟怀开霁月,爱民心事蔼春风。 夜深香火听与诵,好是称觞寿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