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企业管理中的执行力问题 将企业规章制度执行到底——浅谈企业管理中的执行力问题 现在电力体制改革已逼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管理现状,企业不得不采取“以变制变”的应对策略来求得生存。“竞价上网”表面上拼的是价格,实质上比的是成本,比的是管理。发电行业是个高投入、高技术、高运营成本、产品单一的特殊行业,单位成本的降低很大程度上依赖大批量生产来实现,火电厂燃料等原材料成本所占比重相当大,电煤价格的一路上升,使发电企业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老火电厂又存在设备老化、容量小、效率低、环保差、人员多、包袱重等诸多困难,所以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强化企业的执行力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 若企业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力,企业就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我们全体职工就会面临失业的威胁。在社会转型、企业转轨的今天,增强企业的执行力是医治企业健康发展的苦口良药。
二是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中层管理人员对制度的执行要常抓不懈、率先垂范。对政策的执行始终如一地坚持,要有布置有检查。工作中要严以律己。企业要想强化执行力,必须在每个方案出台时要首先引起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凡是牵涉到管理人员的方面一定要率先示范。企业贯标的一个最基本原则是“写你应做的、做你所写的、记你所做的”,也就是实行痕迹管理,工作中要求做的记录一定要及时填写,给职工做一个好的表率。
四是工作中要建立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没有深入实际的调查和研究,就不会促使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出台的每一个管理制度,职责要明确,目标要清晰,方法要得当,责任部门对工作的结果负有义不容辞的监督责任。责任部门确实不能协调处理时,要及时交厂部处理。在监督评价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责任部门对所辖的工作要切实负起职责。 五是注重培训实效。现在很多企业都重视员工的培训,从管理到技术,从技能到心态等等,无所不包。然而,尽管这反映了企业对提高员工能力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视,但同时在企业培训中也存在着许多形式主义。很多企业往往是培而不训,人为地减少了培训中的步骤。培训的四大步骤是:讲解、示范、演练、巩固。而大多数企业所谓的培训可能只做了第一步:讲解,仅此而已。具体到工作中怎么做?就没人过问了。这也是许多企业培训后觉得没有效果的原因所在,当然,我们的企业同样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我厂在培训方面重新下发的制度就有十几个,再加上二级机构和班组的培训规定,不能说是制度不健全,问题的关键还是落实不力,监督不强,导致了对企业职工的培训效果不明显。 六是要形成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像海尔“真诚到永远”的服务宗旨一样,通过各种激励方式,不断增强职工“事事争优”的工作意识,增强职工以在本部门工作为荣的意识,努力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为职工创造自我展示、自我发展的平台,使职工在工作中得以很好地发挥,在保证职工敬业爱岗的同时,大力倡导先进的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的落脚点定位于尊重人、激励人、培养人、为了人,最终规范人的行为,指明职工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大力推广人性化的管理理论,形成自己的个性,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要强化一个企业的执行力,还要对执行者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使一个规定得以顺利地贯彻执行。希望在我厂的贯标体系文件试运行过程中,各级管理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以身作则地实现痕迹管理和闭环管理。要通过开展贯标认证工作,切实推动企业的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通过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快速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