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人才工作形势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人才强县战略的实施,我县人才工作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一是“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已初步形成。二是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情况逐步改善。三是工业企业已逐步成为吸纳各类人才的主体。 2、重引进、轻开发,现代人才开发理念相对缺乏。 经调查统计,在我县工业企业中,占比2/3以上企业是家族亲属或朋友在独揽企业的人、财、物大权,不同程度地存在“家族式”人才管理的问题。不少企业仅把重视人才停留在口头上,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把人才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来加以高度重视,更谈不上把人才开发上升为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缺乏“人才兴企”意识,不愿花大力气、花大投入引进具有现代管理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才。有些企业在人才工作中急功近利,对企业运营中急需的核心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不惜花大力气,通过高薪或猎头等方式引进,而对一般人才毫无兴致。有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片面认为只有高学历和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才是人才,而拥有专业技能的人员不算人才,因而对后者不够重视,不重视自主研发中心等平台建设,既不很好地使用他们,又不注重这部分群体的素质提升,严重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企业人才工作中“重使用、轻培养”、“重急用、轻储备”、“重个体、轻群体”现象普遍存在,与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相比,在重视人才的后续管理与开发等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部分政府部门对人才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自然资源而轻视人力资源,人才工作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 3、人才引进难、留住更难,现有人才队伍难稳定。 一方面是人才难引进。新增毕业生则多数把报考公务员、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或大中城市作为就业首选。这几年我县每年都多次到一些大中城市人才招聘会上设摊招聘,不少毕业生走到摊位前一看虽在省范围,但仍属欠发达地区,感到发展空间小,便一走而过。而籍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也绝大多数流向外地,一般每年在80%左右,人才“隐流”现象突出。另一方面是人才难留住。据了解,少数企业对吸纳的人才只给工资,不负责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有的以发高薪取代,有的以办理商业保险取代,使人才未能解除后顾之忧,从而影响了人才的稳定。具有高级职称或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通过正常调离、辞职、自动离职等方式到外地谋职,这种“明流”现象还呈上升趋势,一些企事业单位在落实“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方面仍缺少有效的手段。加之这几年发达地区也在千方百计吸引人才,他们有待遇、创业等优势,也是造成“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主要原因。 4、人才管理机制不够合理,人才工作合力不强。 一是人才市场机制不完善。人才管理、使用的竞争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影响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导致人才资源开发效率低。人才市场发育迟缓,人才供需信息不灵,人才中介发展滞后,人才市场管理不规范,政府为人才提供服务的手段相对单一,主要局限于人才招聘、人事代理等业务项目,人才猎头和人才测评、人事策划等技术性强的项目服务尚未跟上,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人才服务需求,导致人才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二是人才工作指导不畅。有些职能部门与工业企业的联系不够,对工业企业的情况感到茫然,对工业企业人才工作的研究不深,更谈不上人才工作业务上的指导、检查和督促,工业企业的人事人才工作尚未完全纳入党委、政府日常议事工作日程。三是人才工作合力不强。一方面,各职能部门之间在人才工作上各司其职基本到位,但在密切配合上的还相对欠缺,相互协作的不是很多。另一方面,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加强,要注重与各成员单位间的工作沟通,多了解,多交流,加强各项工作任务的督促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