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地税系统构建和谐税收的几点思考 市地税系统构建和谐税收的几点思考          所谓和谐,是指配合的适应和匀称。和谐的税收环境体现在对征税主体的要求是: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基本健全,税务机关依法提供的纳税服务能够满足纳税人缴纳税款的需要,能依法诚信征税,不侵犯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体现在对纳税主体的要求是:纳税人在符合纳税条件时,能够依法诚信缴纳税款,而不是人为的以虚假手段进行纳税申报,骗取税务机关或其他纳税人。从中可以看出,和谐税收环境的核心是“依法、诚信”征税和纳税,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征纳关系,以实现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的降低。税收的整个征纳过程都要依据法定程序实施,依法征税,依率计征,应收尽收,不可违法操作。如果税务机关服务不到位,导致纳税人不能依法足额纳税,势必加大稽查费用,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更多浪费,与税收目的相悖之;反之,纳税人要是从事不诚实的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而且,严重者被追究法律责任还会造成社会形象不佳,影响未来发展。由此,将会增加社会成本,税收环境亦就不和谐了。我们知道,税收是国家政权参与社会产品分配与再分配的方式,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规范性。税收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经济的发展起着杠杆作用。整个社会经济相当于一个交响乐团,税收就是这个乐团中的一种乐器,如果税收环境不和谐,就会使整个乐团的演奏出现“演砸了”的不和谐的现象。所以,构建和谐的税收环境,是经济良性发展的需要。又因为税收是依法进行的,如果税收秩序混乱,税收环境恶劣,就会严重影响依法治国的进程,影响建设和谐社会。由此可见,构建和谐的税收环境,不仅是法制建设的需要,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面临的新任务。    税收工作做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子系统”,其特征有如下几点:其一,和谐税收应该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公正平等、简便高效、平衡适度、法制文明的税收;其二,和谐税收首先是高度重视自身与外部的协调,主动适应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与国际接轨,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其三,和谐税收以增加国家财力,促进社会公平,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运行为基本职能,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其四,和谐税收是重视成本、讲求效益的税收;其五,和谐税收是坚持一手抓依法严格征管,一手抓主动文明服务,是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的税收;其六,和谐税收是充分吸收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税收。它能够通过不断的提高团队的综合素质和组织的科技含量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和谐税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新时期税收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充分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三、构建和谐税收环境的理论依据 所谓和谐,是指配合的适应和匀称。和谐的税收环境体现在对征税主体的要求是: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基本健全,税务机关依法提供的纳税服务能够满足纳税人缴纳税款的需要,能依法诚信征税,不侵犯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体现在对纳税主体的要求是:纳税人在符合纳税条件时,能够依法诚信缴纳税款,而不是人为的以虚假手段进行纳税申报,骗取税务机关或其他纳税人。从中可以看出,和谐税收环境的核心是“依法、诚信”征税和纳税,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征纳关系,以实现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的降低。税收的整个征纳过程都要依据法定程序实施,依法征税,依率计征,应收尽收,不可违法操作。如果税务机关服务不到位,导致纳税人不能依法足额纳税,势必加大稽查费用,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更多浪费,与税收目的相悖之;反之,纳税人要是从事不诚实的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就会出现“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结果而受处罚,不仅会增加纳税成本,而且,严重者被追究法律责任还会造成社会形象不佳,影响未来发展。由此,将会增加社会成本,税收环境亦就不和谐了。 和谐的税收社会环境应该是一个以“法治、公平、诚信、有序、文明、效率”为特征,征纳双方和谐配合,税收事业和整体社会经济发展和谐协调、良性互动的环境氛围。其社会表现形式为:税收立法为社会大众所拥护和支持,税收法律为广大民众普遍熟知和遵从,广大纳税人依法诚信自觉纳税、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都能依法行政、文明征税,办税过程体现方便、文明、快捷,合法纳税人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尊重,偷、逃、抗税者受到全社会的反对和遣责,构建这样的税收和谐环境不仅是一种社会理想,更是我们面临的现实社会实践,不仅是一种税收事业发展目标,而且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各级税务部门党组织的责任就是团结带领广大税务干部平稳有序地解决好不断凸显的税收工作矛盾,使我们税收事业的发展不断进入新的更高的境界 四、构建和谐税收的主要措施    (一)在营造环境上,体现税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税务文化,形成团结奋进工作氛围。一是创建学习型税务机关,引导全体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二是加强税务文化建设。三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部头脑,改造主观世界,坚定理想信念。构建规范的税收秩序,营造和谐的税收环境,既是现代税收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需求。一个美好的环境,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形象好的部门,要靠每个人的修养,每个人的努力才能实现。要处理好本职工作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不以权谋私,不以税谋私;要处理好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所作所为要以群众认可为标准,以社会认可为标准,以公众认可为标准。一是宣传引导,营造诚信法治的税收环境。广泛宣传诚信纳税典型,加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倡导诚实互信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税收法制教育,发挥办税服务厅和税收管理员职能,不断提高纳税人的知情度和遵从度,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税收政策家喻户晓,增强全社会税收法制观念和诚信纳税意识。二是执法从严,营造规范有序的竞争环境。对外,要以“一级稽查”为手段,加大对偷骗税及恶性欠税行为的查处力度,鼓励合法经营,震慑涉税犯罪,改善税收法治环境,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对内,针对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整改,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严肃执纪,防范风险。三是服务创优,营造持续协调的发展环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税收全局,以“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税收执法中体现人性化服务,在涉税服务中创造全优性环境,积极培植税源,落实税收政策,调整经济结构,确保经济增长。四是职能显现,营造广泛关注的社会环境。依托部门优势,发挥职能作用,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树立国税部门良好形象,争取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系统内外的广泛关注,推动国税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1 2 下一页 
             |